网络配图
5月2日,永安市燕东街道忠义社区山边街市民围观着三明市永安总医院供氧站与山边街旁焊筑的防护栏杆,议论纷纷:“这下,我们居民安全了。”
这一带是临时市场,周边大多是平房,道路狭小,聚集了2693户8336人,主要从事餐饮服务业、零售业,建筑安全等级低,违章用火、用电问题突出,特别是沈某(65岁,离异,是重症精神病管控人员)的理发摊位与三明市永安总医院供氧站仅有一墙之隔,却违规用电,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街道、社区与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暂时排除了安全隐患。但不久,违章现象又回潮,沈某回到原位,再三劝阻未果,还不时上访。
为全面整治辖区安全隐患,街道领导再次将这一路段列为重点管控区,与各部门一道深入开展全面摸排、重点整治、宣传教育等一系列工作解决隐患,同时采取“面对面”“一对一”监管模式,建立日常巡查检查制度,改善该区域安全环境。
“五一”前夕,启动会商机制,制作《工作进度表》,全面排查隐患,集中铁腕整治,特别是发挥消防部门在拆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还完善了一系列消防安全制度,全面规范了辖区消防通道的清理,制定周详的巡查和消防安全防护措施,达到彻底解决、不留后患的工作目标。
拆除违章搭盖建筑、疏散业主和临时住户,牵涉到群众的利益。街道采取“堵、导、拆”三大策略。“堵”就是在山边街临时市场与供氧站之间修建一道防护栏;“导”就是疏导影响消防通道的住户,撤离隐患处;“拆”就是坚决拆除会妨碍安全整治的违章建筑,坚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安全效果和避免激化矛盾”。
针对老问题,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做当事人思想工作。沈某的安全意识淡薄,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促膝谈心,还为其联系廉价房解决住房问题。经过近半个月真诚感化,沈某终于同意搬迁,现已将理发摊位由氧气站外转移至临时市场内的第一个摊位,远离了三明市永安总医院氧气站,同时保障了消防安全通道畅通。
整个整治过程,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起上访案件和群体性事件。一位住户说:“迁移理发店,修建防护栏,消除了安全隐患,这道防护栏成了我们的安全墙。如今,我们可以放心地在这里安居乐业了!”